国家制造_国家制造 第14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国家制造 第145节 (第3/3页)



    ??季椽回忆了一下电磁脉冲武器的历史进程,从60年代开始研制,至90年代获得高速发展,后普及至世界主要国家,技术不再成为秘密,差不多到2000年。

    ??少说也要等五年。

    ??嗯,不过也没什么,他们写论文只是研究到一定进度,习惯性的做总结罢了,并不是非要发表不可,没有就没有吧!

    ??这次电磁脉冲实验结束后,他们已经拿到第二枚国家极勋章了!

    ??荣誉够多了。

    ??在季椽两人的论文相继发表时,南海的导弹实验也成功结束。在试射之后,就是数据记录以及军方武器更换的评估等事项了,这些工作与季椽和宋冀宁无关,是属于军方内部资料,两人的导师也不参与,确定工作完成后,他们就带着学生乘军机离开了。

    ??临行前,宋冀宁与钟涛教授约好一个月后前往他那里帮忙的承诺。

    ??这是在发表论文后,取得陈院士同意的。因为陈院士打算在忙碌那么多年之后,给自己放个长假,所以给宋冀宁也放了个假。他只能利用这段假期去履行过去欠下的劳动债务。

    ??季椽也得到了同样的假期,两人都做好了一起回家的规划。导师也答应南海回来后就给他们放假,谁知刚回到研究院,两位导师就接到了来自中科院的军工研讨会邀请函。

    ??军工科研界的发展和过渡向来很平稳,进入需要严格的考核和政审,不管是留学归来还是博士毕业,进入军工部门后,部要跟在师父身后学习,之后才会慢慢过渡的将职务交给年轻人。

    ??所以尽管国内军工研究员很多,圈子却显得很窄,哪个部门有什么人,新进了哪个徒弟之类的,大家都差不多知道一些。

    ??唯独突然出现的季椽和宋冀宁。

    ??完不知道这两人是哪来的,以前完没听过声响,突然之间就发表了好几篇高科技论文。其技术涉及面之广,科技含量之高,内容深度之渊,实在是令人瞩目。

    ??当发现他们的导师分别是李院士和陈院士时,军工科研界更加沸腾了。

    ??这两位十多年没收过学生的老科学家,前几年突然消失无踪,再现身时居然分别收了两名弟子,如何让人不好奇?

    ??李院士和陈院士本来就打算在科研界给学生扩展一条名望的道路,此时接到邀请函,自然不会拒绝。

    ??于是正在收拾行李的季椽和宋冀宁被迫停下,再度登上前往a市的专机。

    ??第204章 站稳脚跟

    ??在飞机上,李院士问季椽:“如果现在让你在研讨会上进行一项研究发表,你有吗?”

    ??季椽问:“是哪个项目的研究?可以公布哪些技术?需要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没有任何迟疑。

    ??尽管这项研讨会来得突然,季椽目前也没有任何待发表的论文,但参与过那么多场研究,现在的季椽可以自豪的说,他只怕自己公布的技术超过国家警戒线,而不怕自己没有能发布的研究。

    ??他刚带季椽不久,并没能教他太多技术,所以也不要求季椽必须在研讨会上如何出彩。但季椽跟着他前就已经非常优秀,所以他也给他充份的发挥空间。

    ??如果季椽没有能在研讨坐上发表的研究,他就只是单纯将学生介绍入军工科研的圈子;而假如季椽有,那么他就用老院士的身份,给季椽拿下一个发表名额。

    ??要知道,研讨会上的研究发表,可不是谁都能上的,不仅要有足够的身份和科研成果,其发表的论文水准也不能低。不仅如此,最难的是还要面对在场众多学者的质疑,一旦辩论不过,研究水平遭到质疑,很有可能从此身败名裂。但若是得到认同,自然便声名远播,在科研圈里立稳了根。

    ??这些结果可不只是为名气,更关系到向国家申请研究经费的生存问题。

    ??虽然现在季椽只是跟在李院士身后学习,研究经费不需他操心,但将来他出师后独自开展研究项目时,在科研界累积的成果和名声才能让他轻松获得研究经费,而不需要汲汲营营,到处跑关系找门路。

    ??另一边的宋冀宁是直接被导师要求上台发表一项研究,陈院士很相信自己看中的这名学生,直接对他说:“不要藏私,拿出你的真本事来,要对得起你在苏联的留学生活。”

    ??他们至今都以为季椽和宋冀宁的所学源自苏联留学时期,倒是让两人省了很多解释的麻烦。

    ??下机后有专车来接,入住的酒店也是主办方安排好的,在这期间李院士和陈院士把季椽两人留在酒店里写论文,他们自己出门会友,回来时便告之已经拿到研讨会上的发表名额。

    ??季椽和宋冀宁也已经讨论好要写的技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