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0章 礼部新气象(十六) (第3/3页)
党用三天也抓不完”。 ??这是当年王耀武的名言,或者说是能被广为流传的一句怒骂。 ??解放军在芜湖战役中面对五万多蒋匪军,只用了三天就将其全部歼灭。四万人被俘,一万多被歼灭。事后,国民党的干将、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抱怨说就算是放五万头猪,共产党用三天也抓不完,而五万多个活人却在三天内就全军覆没。这场战役也因为王耀武“五万头猪”的气话而闻名于世。 ??以前霍崇也打过一万多人对十万的战役。最终虽然也是赢了,却打成了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 ??现在眼见礼部制度建立后,由礼部来领导的华夏军终于打出这样的战果,心中的欢喜难以形容。 ??人说良将难求。霍崇觉得在提出这个观点的时代,这是真的。因为在落后的组织内,良将就是难求。 ??然而一旦有了一个有战斗力的组织,那些良将的苗子们在其中自然而然的就冒了出来。正因为以前从来没有一个有战斗力的组织,所以良将才显得如此稀少。毕竟么,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钱清看霍崇欢喜,心中也高兴。不过高兴之余,她偷偷派了人去告诉老兄弟们,“你们不要抓着伤亡不放。我只说这么多,不长眼的,我可不给擦屁股!” ??老兄弟们听完,也知道说的是哪几个人。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啥地方都有刺头,尤其是触及所谓脸面的时候,这帮人扎刺就格外的厉害。 ??该说的都说到了,老兄弟们抱着各种心思等着看。 ??不过令老兄弟们意外的是,霍崇并没有要老兄弟们出来称赞年轻一辈。只是把战况报告交给老兄弟们,让他们自己分析。 ??而留在兵部委员会里面的老兄弟们则偷偷告诉军校里的老兄弟们,兵部正在准备调动部队前去增援河北。河北的战况不乐观。 ??军校里的老兄弟们当然有些不服气,尤其是在河北采取了全部正功法的情况下,凭啥河北的战况就不乐观呢! ??大家也都是打过几年仗的,两边一对比,登时看出分别来。已经有刺头气的大喊:“这不对啊!凭啥用正道的比不上用歪门邪……呃……” ??之所以没说下去,是因为这位眼见其他人怒视着他。哪怕是再刺头,也得有人护着才行。若是真的没有人帮,一早就被撵出去了。 ??刺头们敢扎刺,那是因为他们得有点本事,而不是他们只会闹事。眼见触了众怒,刺头又瞅了瞅平日里帮他的,见到也是怒目而视。这就蔫了,嘟囔道:“这都是陛下教的,怎么能差这么大!” ??眼见刺头没说混账话,老兄弟们继续开始商议。河北华夏军的作战模式十分传统,华夏军排队枪毙的战术应用的没啥可挑剔。便是吃了次亏,之后的进攻也充分的注意了清军的变化。 ??与之相比,河南的年轻一波们是真的紧跟了霍崇的形势。真真的把近战、突击战作为战术的支点。 ??当有人提出战术支点这个名词,在军校里面已经学了这么久的老兄弟们也都不得不承认真的有这样的一个考虑模式。 ??任何事情没有支点,就无法成立。这也就是所谓的‘仰仗’。 ??老兄弟们仰仗的就是一直以来战无不胜的排队枪毙,所有军中所学都是如何让排队枪毙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力。直到霍崇这两年突然变了,将他一手创立的战争模式进行了巨大改变为止。 ??“这个战法到底哪里不对呢!”终于有人声音发涩的提出了大家都不愿意提出的问题。 ??“不就是让人往上冲么!这有什么难的!”有人不快的答道。 ??大家不用看,听声音就知道这不是刺头们开了口,而是被一致认为比较憨直的兄弟。 ??的确,只有比较憨直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大家都上过战场,当然知道军队要讲纪律。然而明知道会死,还让人往上冲。这等事能做不能说。尤其是不能让被命令的人知道。 ??可战场上再傻的人都知道向前会死,那帮完全听人命令的家伙,都死光了。 ??不过憨直兄弟的话的确给了一个思路。河南这帮年轻后生,真的能组织起不怕死的人。别看这些人年轻,使唤起人来是真的有一套啊! ??然而这种话连刺头都不敢说,大家可没有那么憨直。只能埋头研究战报。 ??很快,大伙就发现河北那边的确组织过敢死队。敢死队也不是没效果,只是效果很弱。与河南那边两个团的敢死队突击相比,规模上就小了太多。顶多是一个营的规模。 ??为什么会这样,大家也有差不多的看法。有这么猛的部队,放在正面不好么? ??稍有不慎就会让部队完蛋,谁这么做,不是犯傻么!! ??也就是河南那帮小子们,手里竟然有这样的部队。还真敢用这样的部队去送死! ??尤其是,这帮送死的家伙们也真敢去死。老兄弟们忍不住感叹起来,刺头最终没憋住,嘟囔道:“这还真是瘸驴对破磨啊!”